本周,IF、IH主力合約收出十字星陽線,IC主力合約二連陰,10月合約較主力合約更受投資者的青睞。分析人士認為,短期市場觀望情緒濃厚,在短期震蕩、中期看漲的邏輯下,投資者開始提前布局10月合約。未來,需關注外匯儲備、CPI等數據的發布,市場或更多地受到政策預期及經濟數據的影響。
本周,期指基本維持了窄幅震蕩的走勢,權重股表現出強大的控盤力度,市場處在“不上不下”的狀態,各品種價差結構也基本穩定。總體來看,IF、IH主力合約本周上漲0.32%、0.35%,IC主力合約本周下跌0.13%。
分析師汪洋認為,由于缺乏政策預期和增量資金的流入,本周滬深300指數的振幅進一步收窄。近期,三大股指期貨現貨標的均震蕩下行,市場觀望情緒較濃。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期限合約的持倉出現了明顯差異,上周上市的10月合約從上市起就受到了資金的追捧。方正中期研究院期指研究員相陽表示:“10月合約一直處在增倉態勢中,日均增幅在200手以上,而9月合約多遭減倉。就算剔除了移倉換月的因素,10月合約的增倉速度也快于往常。”
汪洋認為,期指持倉總體處于合理狀態。由于中秋因素,9月合約剩下的交易日較少,所以三大期指主力合約本周均小幅減倉,10月合約持倉則增加。
從昨日最新數據來看,截至收盤,IF1609合約報收于3289.0點,上漲1.6點,漲幅0.05%;IH1609合約報收于2218.8點,上漲1.2點,漲幅0.05%;IC1609合約報收于6271.0點,下跌36.8點,跌幅0.58%。
從基差來看,現貨指數昨日尾盤突然拉升,但期指并未跟漲,造成期指貼水小幅走高。然而,隨著交割日的逐步臨近,除IH之外,IF、IC主力合約貼水幅度總體仍較前一周有所收窄,IF、IH、IC三大期指主力合約分別較現貨指數貼水25.11點、11.09點、85.95點。
展望后市,相陽認為,市場近期始終處于橫盤態勢,下跌動力被逐漸消耗,但市場清淡的人氣也難以助推指數走高。在預期市場短期窄幅震蕩、中期看漲的邏輯下,提前布局10月合約成了投資者較為合理的策略。
汪洋也認為,股市存量博弈的格局未變,股指延續震蕩的可能性較大。未來需關注外匯儲備、CPI等數據的發布。9月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小,市場或更多地受到政策預期及經濟數據的影響。預計8月CPI同比增速繼續下行的可能性較高,但貨幣政策繼續寬松的可能性較小,央行或繼續通過公開市場回籠流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