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址:青島市市南區山東路22號 金孚大廈B座9層
電話:0532-85778570
傳真:0532-85778590
手機:15866832008 張經理
在線QQ:972535197
|
|
|
|
創業板迎來三周歲生日 總計募資2145億 |
2009年10月23日,被冠以“中國納斯達克(微博)”之稱的創業板開板儀式在深圳五洲賓館隆重舉行,一周之后的10月30日,一批代碼以“3”開頭的上市公司正式登場亮相。等待了10年之久的創業板揚帆起航。如今,創業板已經迎來三周歲生日。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市場板塊到底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綜述
公司從28家增至355家
回首3年的成長歷程,創業板市場已經從最初的青澀到現在的成熟。證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經過3年運行,截至2012年10月23日,創業板的隊伍已經由開板之初的28家支撐大局,發展到目前355家上市公司同場競技。
除節后最新上市的光一科技(18。290,-0。21,-1。14%),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總股本為599。70億股,流通股本232。08億股,募集資金凈額2145。63億元,平均發行市盈率55。79倍。市值方面,按照10月23日的收盤價計算,創業板公司總市值也從開板之初的1600億元攀升至8400余億元,流通市值3100余億元。
自創業板開市以來,各路投資者對創業板上市公司報以極大的投資熱情。投資者A股創業板開戶數連年遞增,據中登公司統計,截至2012年9月,共有2144萬投資者開通了創業板賬戶,較開板之初的幾百萬戶翻番。
平均發行市盈率降過半
創業板發行市盈率方面,2009年至今,深交所創業板的平均發行市盈率一直高于深交所中小板及上交所主板,特別是2010年創業板平均發行市盈率達到歷史最高的70。10倍。然而,這一局面在今年有所扭轉,隨著一系列新股發行改革措施的出臺,A股IPO平均發行市盈率整體回落,創業板的平均市盈率跌至30。92倍,市盈率“高燒”漸退,創業板市場估值開始理性回歸。
創業板指數已幾近腰斬
創業板的開板日,A股市場擺脫了前兩個交易日的陰跌,滬指放量站上3100點喜迎創業板開板。3年間,無論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數量還是融資額均大幅翻番,然而不幸的是,市場還是那個市場,但點位卻已今非昔比,1000點已經消失殆盡。
另外,創業板指數在2010年6月1日推出后,雖曾一度從986點拉高至1239。60點,但從2010年12月22日開始就一路走低。到2012年10月23日已跌落到711。26點。3年間,創業板從火熱開始走向冰涼,賺錢效應降低。
高燒漸退創富神話破滅
創業板在開板之初曾被寄予無限的厚望,并被冠以“中國納斯達克”之稱。因此,在創業板設立初期,投資者預期積極,參與熱情較高,出現了新股發行市盈率大幅走高的情況。從而也演變成了滋生“三高”、“圈錢”、“套現”等問題的溫床。
3年后,高燒漸退,神話破滅,造富夢工廠也失去了往日的溫度。資料顯示,355只創業板股票有231只破發,占比高達65。1%。
□公司探訪
上市助探路者(17。040,-0。16,-0。93%)一騎絕塵
2006年凈利潤314。51萬元、2009年凈利潤4403。40萬元、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利潤8133。69萬元……探路者之所以能這樣高增長,創業板功不可沒。
曾親歷探路者登陸創業板并發展壯大歷程的董事會秘書張成表示,“探路者從盛發強(微博)先生1999年白手起家到2005年初具規模,已經有了較大的資金需求。”“那時候公司無法從銀行貸來更多的資金,即使有,也需要別人的擔保。”回憶起上市前的那段日子,張成有些唏噓感慨。
出于長久發展考慮,探路者2009年3月首次提交上市申請,并有幸成為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企業之一。
隨著公司登陸創業板,探路者的股價也坐上了火箭,節節攀升。據同花順(13。840,0。11,0。80%)iFinD數據顯示,2006年探路者僅實現凈利潤314。51萬元,2009年公司凈利潤則達4403。40萬元,較2006年增長率超過1300%;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利潤8133。69萬元,同比增長超過50%。張成表示,從上市到現在,算上股價收益和分紅回報,探路者已給投資者創造了近4倍的收益。
“創業板上市是探路者一路走來關鍵的一步,憑借所融資金,探路者也在逐漸發展壯大。”張成表示,上市以來,探路者在國內同行中一騎絕塵,成為中國戶外運動第一品牌。
□點評
郭樹清:優質不優價問題突出
在談到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時,證監會主席郭樹清曾撰文指出,經過多年努力,覆蓋股權和債權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已經初步形成,但“優質不優價”問題突出,股價不能客觀反映股票的內在價值。比如2012年7月12日,創業板股票的市盈率是34倍,中小板27。56倍,ST、*ST60倍,而代表優質藍籌股公司的滬深300(2243。219,-4。69,-0。21%)指數,市盈率只有11。28倍。
郭樹清還認為,我國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相對較弱。現有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大中型、成熟型企業,場外市場功能也尚未有效發揮。由于市場體系結構不健全,加之市場的彈性和包容性不夠,導致實體經濟中大量真正初創的、新興業態的、新商業模式的企業不能得到應有的支持,知名網絡公司很少在國內上市,對文化創意、“三農”、高科技等領域的服務也遠遠不足。
趙錫軍:創業板在波動中前行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談到創業板成立3年來最深的感受時表示:“對于創業板,有議論、有憧憬,創業板始終在波動中向前走。”
他認為,應當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觀察和評價創業板,成立3年就要對它蓋棺定論有些早。“即便大家認可的納斯達克,頭3年你能判斷它會怎么樣嗎?”
趙錫軍在談到目前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時表示,服務的中小企業數量還遠遠不夠、制度設計中還存在不足等。因此,要根據創業板的特點特別是上市公司的一些特點、企業的特點來設計一些制度方面的安排。
趙錫軍還表示,從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來講,創業板做得也是不夠的,目前上市的企業數量還太少,“它解決幾十萬家企業融資需要的路還很長”。
□鏈接·創業板3年大事記
☆創業板IPO辦法實施
2009年3月31日: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該管理辦法將于5月1日開始實施。醞釀10年的創業板,首次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發規則遏制過度炒作
2009年10月27日,深交所未雨綢繆,采取四項措施遏制創業板上市首日過度炒作:實施重點監控;嚴密監控創業板首日交易,對違規賬戶實施精確打擊,及時采取盤中限制交易措施;加強后續交易監管,強化信息披露,實施特別停牌制度,遏制持續炒作。
☆首批28家企業掛牌
2009年10月30日,特銳德(10。890,-0。10,-0。91%)等首批28家公司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亮相,市場期盼10年的創業板終于迎來開市鐘聲。☆創業板推薦工作指引
2010年3月,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板推薦工作的指引》,明確創業板市場階段性發展重點和導向。
☆驚現首家虧損公司
2012年4月19日,創業板驚現首家業績虧損的公司。自創業板開板以來,2009年、2010年均無公司業績出現虧損。然而,當升科技(8。530,-0。58,-6。37%)4月19日修正了2011年度業績快報,業績虧損72。8萬元。
☆創業板退市制度出臺
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發布《<創業板上市規則>(2012年修訂)》,并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這意味著醞釀多時的創業板退市制度終于正式出臺。
☆創業板造假第一股
2012年7月16日,證監會將新大地列入終止審查IPO申報企業名單,這是創業板首個過會后因媒體質疑財務造假而被終止審查的企業。
☆監管二部主抓創業板
2012年10月11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證監會設立上市公司監管二部,主要負責創業板上市公司監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