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馬棕油減產預期兌現影響,春節后國內油脂表現較強。但隨后油脂欠缺更進一步的刺激,在外盤滯漲、國內油廠開機率回升、需求淡季、菜豆油拋儲壓力較大的情況下,油脂市場出現盤整回調。豆油、菜籽油因自身拋儲壓力,走勢偏弱。油脂2月呈現出先揚后抑的態勢。
自去年11月底以來,棕櫚油期貨價格上漲近800點。市場交易的核心在于減產,2月產量見底后,將進入季節性增產。從降水上來說,2015年受厄爾尼諾影響,馬來西亞出現了極低的降水量。這或將影響2016年夏季的產量峰值高度,預計年度產量最高值185萬噸,低于去年。需求上來講,目前出口情況雖仍不佳,但還是有一定恢復的可能。前期印尼CNF報價持續低于馬來西亞FOB報價,擠占了大量馬來西亞的出口份額。如今這一優勢已不斷縮小,印度和歐盟的進口量相比之前有所好轉。
馬棕油后期能否延續反彈,最重要的是看需求季節性恢復與產量回升幅度的博弈。庫存方面,馬棕油仍處在去庫存周期。從歷史規律來看,一般馬來西亞庫存年內低點是在7月左右。不過,即便是去年2月庫存見底,馬棕油仍然迎來了季節性的反彈。在如今價格相對低位的情況下,我們認為馬棕油及國內油脂仍有一定上漲的空間。印尼方面,之前所受干旱比較嚴重,2月減產幅度預計或大于馬來西亞。3月開始季節性增產,需求也將季節性恢復,去庫存還將持續至7月左右。
美盤方面,本月美豆繼續維持在850—900美分的區間振蕩。在2月年度展望會議上,USDA預計2016/2017年度美豆種植面積為8250萬英畝,略低于市場預期的8330萬英畝。但是按照趨勢單產46.5蒲/英畝計算,美豆產量和期末結轉庫存仍將處于高位。供大于求的事實并沒有改變,美豆走勢仍不容樂觀。南美天氣總體良好,收割進展順利,單產高于預期。全球買家即將轉向南美豆采購,也給美豆帶來巨大壓力。
美豆油方面,近期跟隨原油走勢較多,1月庫存69萬噸。美豆壓榨減少,但豆油月末庫存依舊增加,消費呈季節性下滑。整體而言,美豆壓榨利潤達到2014年以來最低,豆粕出口份額被阿根廷擠占。近月美豆油供應壓力不大,但消費也無大的起色。
國內方面,節后油廠開機率恢復偏慢,2月、3月國內大豆進口到港量分別為420萬噸、520萬噸左右。豆油因進口倒掛進口稀少,棕油2、3月到港同樣不多。節后油廠開機率恢復偏慢,加上春節前備貨消化,豆油庫存較節前下降幅度較大。但是從3月開始,豆油隨著開工率提高庫存上升,棕油因到港偏少而庫存下降。
后市來看,油脂短期在南美大豆豐產上市和菜籽油、豆油拋儲壓力下仍將調整,但油脂庫銷比較去年偏緊。操作上,可維持暫時觀望,待企穩后可以逢低做多。 |